• 返回首页
    • 联系我们
    • 市区分布:
    •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 群文风采
          • 群文之星
          • 群文创作
        • 标题:
          正文:
          时间:
        • 群文创作
          • 群文风采 > 群文创作
          • >
          • 当前位当前位置
        • 试探群众文化艺术专业教师的素质的培养
          发布日期:2013-06-20
          青岛市群众艺术馆  徐冉
           
                 当前正值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大好时期,也是全社会逐步认识和重视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的大好时机,我们的任务是要使群众文化艺术教育融入整体教育改革中,融入社会大文化体系,融入社会文化产业的大发展中,真正发挥群众文化艺术教育专业在社会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群众文化队伍建设,是推进群文事业科学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程。提高群众文化专业教师的素质是提高群众文化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群众文化艺术专业教师的素质构成 
                 群众文化艺术专业教师的素质,是其在艺术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艺术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认为教师素质包含五项内容、三个方面。教师献身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前提条件、心理背景、核心要素、外化形式是其五个内容,三个方面指师德、知识和能力。群众文化的性质、功能和施教方式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1.能看到不同艺术领域和不同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相通点,具有把它们沟通起来的能力。群众文化艺术教师应把艺术的多领域视为一个富有弹性和不断更新的有机整体,尽快从单一的美术或音乐艺术、舞蹈、戏曲等门类教师的角色中走出来,把自己定位于一名万金油式的群众文化艺术教师。 
                 2.教师要学会调动学生对艺术的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艺术教学活动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个最重要原则,就是激发和尊重学生的创造天性,使学生在不受压抑和无束缚的情况下,调动已知(通过媒体和相互交流)和已感的经验,在课堂对话和互动中碰撞出创造的火花。教师的作用是基于学生自己的动作、声音和设计,开展启发式的教学活动,点燃、保护这些创造的火花,随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使他们的创造天性得到自然喷发。教师应该相信,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必须通过他们真正的创造性活动和表现得到实现。 
                 3.在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同时,教师还要有一定程度的干预。这是一个与尊重学生的创造天性同样重要的原则。对学生的个性成长来说,完全放纵与专制式的教学同样危险。问题在于如何干预、何时干预和多大程度地干预。建议教师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 
                 首先,引导学生对周围环境作多方面和多角度的直接感受,诱导他们以整体、直觉的方式把握审美对象,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在意象。教师应采取各种手段,刺激学生的感性记忆,唤起他们的感情,诱导出与之相应的动作和行为,并在内心形成恰当的意象和形式。教师应经常带领学生开展一些与联想、想象和符号表现有关的活动。离开教师的引导,学生是不会自行向着这个目标前进的。 
                 其次,鼓励学生把内心的想象用特定的媒介、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每一艺术领域都以其特殊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实现或再现其内在意象的手段,要使学生熟悉和尝试这些不同的手段。 
              再次,为学生提供观看、倾听或欣赏自己或同学作品的机会。鼓励他们对自己经验到的东西进行反思,把握自己或他人作品中的情感层面。很多时候,学生的这种反应或反思又会转变成新的刺激,激发出新一轮的创造活动,产生新的作品。 
                 4.艺术专业教师在教学上展示的不应是表演,而应该成为一个导演。一个导演者可能没有演员演得好,没有舞台美术师的技巧,没有摄影师拍得好,但他能充分调动每个人,是重要的组织者、启发者、调动者,能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和特长,导演出有声有色的戏剧。 
                 二、提高群众文化艺术专业教师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和艺术表演应该发展同样的专业技能吗?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的专业技能应该向哪里发展?教师在讲台上展示的不应是表演,而更应该成为一个导演,导演的作用在于组织、启发、协调。 
                 1. 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从方法论的角度掌握专业知识结构。对于群众文化音乐教育来说,恰恰是对学校教育中一些最基础的知识技能缺乏研究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节奏感的培养;准确歌唱能力的培养;听觉能力培养;对音乐要素的感知;多声部能力培养;基础的音乐结构意识和感知;儿童的声音训练;变声期的训练;读谱能力培养;音乐的创造能力培养;音乐中的合作能力培养;对民族民间传统艺术的情感;多元文化意识、群众歌曲的创作、演唱等等。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是琴弹得好,美声唱得好,舞蹈跳的好,如何解决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的实际问题呢? 
                 成熟的教师不再仅仅把专业学科知识技能作为知识结构的重点,而是转到了专业方法知识的应用上。对于从事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的教师来说,他们不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继承者和实践者,也应该是专业知识技能的发展者和创新者。教师的专业技能是教师专业化的表现,但是教师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应该以知识的形态呈现,而应该转化为以教学的行为方式来呈现。我们的问题正是,教师们常常把自己上学时从课堂中学来的知识技能,未经转化为适当的教学行为方式,就直接灌输给了并无太多艺术要素的感知和艺术经验体验的群众,他们当然不能产生兴趣。对于教师培养来说,这个“转化”是一项重要的学习任务。 
                 2.传道授业还是组织辅导,寻求角色认同。根据国家对群众文化事业机构性质和任务的规定,各地群众文化事业机构担负着“组织、辅导、研究”群众文化活动的职能。三大职能性业务要素之间,既有分工又有联系,构成统一合理、协调稳定的群众文化业务体系。辅导是具体业务工作的重心,在它的业务全过程中就包含着大量的组织业务工作,组织是辅导的先导,也是完成辅导任务的保证,而辅导是组织工作的具体体现。这种集组织、辅导于一体的业务工作关系,是群众文化业务工作的特色。群众文化事业机构业务管理就是通过对其事业机构的组织、辅导、研究三大职能的综合性管理,促使群众文化事业单位成为当地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中心和辅导培训的中心,促进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正是由于群众文化功能的特殊性,决定了群众文化教师的角色不能等同于学校教育中教师的角色。群众文化艺术专业教师不仅需要从教育教学的规律出发给自己的工作和作用定位,而且还需要了解群众文化领域对教师职业的新期待,他们不但是教育者,也是组织者和研究者,不能在工作中使这些功能截然分开。 
                 3.为了明天还是为了当下,为群众提升和谐社会生活的幸福感。自古以来,人们总是向往和追求在“国泰民安”、“政通人和”、“民康物阜”、“安居乐业”这样稳定、和谐的社会,全体劳动者均可各尽其能、各得其所、格守秩序、互助友爱,在和谐相处的社会中生活和工作。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充分发挥群众文化对营造健康、和谐、文明、进步的社会氛围的重要作用。而群众文化是人民样众以自身为活动卞体,以娱乐方式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的文化;群众文化是人们表达喜、怒、乐等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它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根植于广泛的群众众基础之上。对群众文化艺术专业教师而言,应该把参与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升群众生活的幸福感作为首要的目的和任务。教师既是幸福生活的建设者,也是体验者。 
                 4.经师和人师,注重群众文化艺术专业教师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建构作用。“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教师不仅要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影响学生,还要通过自己的人格和道德力量,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和感染学生。未来的教师要加强自己的人格和道德修养,奠定宽厚的人文素养基础。群众文化艺术专业教师还应培养群众具有分析、反思、批判的精神,能够以研究者的心态和眼光,审视和分析文化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辨别大众文化、娱乐文化和群众文化的不同内涵,引领群众建立健康的生活情趣和生活态度。
    • 友情链接 LINK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 山东省文化厅

      • 第十届中国艺术节

      • 青岛文化网

      •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

      • 重庆市群众艺术馆

      • 北京市群众艺术馆
    • 新浪微博
      地址:青岛市市南区平度路22号
      电话:0532—82857199
      电子邮箱:qdqzysg@sina.com

      青岛市文化馆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2 青岛群众文化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3019205号-1
      技术支持:华夏商务网

      您是第位访客